Interesting Reading Note “聰明的投資者(第4版)” (13)

Purpose: 作為具有實用性的投資入門,從中找到實作方法。

NEXT: 使用新方法重新閱讀與整理

進度紀錄

Table of Contents Read
count 25
第4版序
班傑明葛拉漢生平簡介
導言 本書的目的
第 1 章 投資與投機:聰明投資者的預期收益
第 2 章 投資者與通貨膨脹
第 3 章 一個世紀的股市歷史:1972年年初的股價水平
第 4 章 防禦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策略
第 5 章 防禦型投資者與普通股
第 6 章 積極型投資者的證券組合策略:被動的方法
第 7 章 積極型投資者的證券組合策略:主動的方法
第 8 章 投資者與市場波動
第 9 章 基金投資
第 10 章 投資者與投資顧問
第 11 章 普通投資者證券分析的一般方法
第 12 章 對每鼓勵潤的思考
第 13 章 對四家上市公司的比較
第 14 章 防禦型投資者的股票選擇
第 15 章 積極型投資者的股票選擇
第 16 章 可轉換證券與認股權証
第 17 章 四個非常有啟發的案例
第 18 章 對八組公司的比較
第 19 章 股東與管理層:股息政策
第 20 章 作為投資中心思想的"安全性"
後記 Done
附錄 Done

Note

後記

  • 一次幸運或者非常英明的決策,
    可能會帶來超過過去一輩子努力的成果。
    但是這種機會的背後,仍然需要具備一定的手段、判斷力和勇氣。
  • 不保證每個人都能有錢!
  • 投資在於風險管理而不是規避風險。
  • 投資一定伴隨著不確定性。

附錄

1. 葛拉漢-多德式的超級投資者

  • 以顯著的安全性標準尋找價值與價格差異
  • 擲硬幣遊戲
  • 葛拉漢的理論追隨者根據自己的方式加以應用
  • 共同思想觀點:尋找企業價值與市場份額的價格之間的差異。
  • 企業家收購的角度購買。
  • 其一:極端厭惡虧損 >> 安全性, 高度分散 (100支), 不受任何人影響
  • 蒙格:集中、因此波動較大、但是仍然遵守著相同的觀點
  • 買進的每一只股票所付出的價格,都比實質價值較低。不關心季報數字、下一年的利潤、市場走勢、成交量、…
  • 風險控制能力遠遠高於一般水準、業績是在市場較為疲軟的形勢下取得的。
  • 價值投資:風險越低報酬越高、安全邊際、價格決定報酬率。
  • 必須有能力對於企業的內在價值有大略的估計,但是不可能給出準確的答案,因此需要有安全邊際。

2.3. 投資收入和證券交易稅

  • 利息與股息、資本利得與資本虧損、特殊的身份對應稅額與保留盈餘。
  • 虧損抵稅、特殊的身份與名目避稅。

外功: 學稅法、公司法、了解投資所得相關稅率、特殊身份的稅率

4. 普通股領域新的投機

這張附錄很值得重複再看。

  • 不要只以盈利能力與未來前景為基礎。

  • 內部的投機 (公司結構、財務報表上的灌水) 公司內部信息不透明的投機

  • 外部的投機 小心商譽、 無形資產、與未來營利能力、數值估價的投機

    購買超過一般獲利水準的企業時,常常支付的價格超過了穩固的獲利,而是購買了未來預期的利潤增長,這是一種不安全的投機。

  • 依據帳面價值與利潤的比值去討論股價是沒有實質道理的。
    小心市盈率、本益比等等,比值類的數值指標與股價之間的關係。

  • 小心、對於利潤增長率過於樂觀的估計、與超額利潤增長率能持續的時間。

  • 不需要使用數學、專注於實質的經驗與實際的狀況判斷。

  • 防禦性:確保股息支付在任何時期都不會間斷

  • 特別有利的未來前景,應該關注,但不值得付出價格去購買。

  • 挑選最好的公司、但是不是表面上看起來最好的公司 (或者未來最好的公司)

  • 好的投資標的也會變成好的投機標的、然而超額的關注會變成壞的投資標的。

  • 目前的投資者關注於未來的預期、導致已經事先支付了高額的價格。 >> 股市不會永遠都是良好的投資標的

  • 良好的投資標的建構在正常的價格上

  • 確認自己的購買基礎、過去的數據、實質的公司業務

第 20 章 作為投資中心思想的"安全性"

  • 安全邊際,作為未知的未來發生惡化時仍能保存獲利的幅度。

  • 以債券為例
  • 以普通股為例
  • 債券的安全性: 利潤與費用或負債之間的倍率

  • 股票的安全性在於利潤率高於債券利率的差額
    防禦型投資者: (最好使用數年的平均值來做計算)

  • 分散化的前提是期望值是正的時候

  • 真正的投資建立在真正的安全性上,真正的安全性來自於通過數據、具有說服力的推論、一些實際的經歷而證明得到。(理性、客觀的)

  • 對於投資者來說,價格就是安全性的來源。

  • 重點在於 1. 理性的推理未來的預期, 2. 安全性足夠的價格購買。
    在這種標準之下,任何金融產品都可能是投資的標的。

  • 防禦行投資者 (傳統),對於未來的預期來自於長時間的歷史資料。

  • 任何的投資,都應該建立在穩健的原則,商業準則。

  • 總結 待整理 …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