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olbox Reading Note "跟各國人都可以聊得來" (10)

Purpose: 從實體書籍中抽取語言學習心得整合進 Finding the Way to Learn Languages

"跟各國人都可以聊得來", Gabriel Wyner


Outline

第一章 導論:不斷嘗試攻刺、再攻刺

序曲

騙子偶爾也能成功:學習語言的三大關鍵

  1. 先學習發音
  2. 避開翻譯
  3. 使用間隔重複系統 (與 anki 相同的系統)

先學習發音:
使得字彙獲得、聽力理解、口說能力學習上變得快速,在數次練習後目標也是達到道地的腔調。

避開翻譯
把學習時間花在有效的學習方式上。

使用間隔重複系統
就是 anki 的記憶演算法,是幫助記憶超級有效的方式。
但是提倡在記憶卡上面 不要出現翻譯後的內容!

發音規則字卡、名詞與動詞字卡加上圖片。

遊戲計畫

必須設定自己要達成的學習目標。 (每個人有不同的難度與情境)
對於流利的想像畫面與場景。
不同的程度採取不同的策略。
入門 > 中階 > 進階 > 流利

真正的踏入遊戲之中,別想這讀完遊戲規則 (文法、單字…)。

沉浸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之一,拋開一切到目標語言的國家去,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如此。

語言流利需要多久時間?

重點在於學習的方式必須是自身感到刺激有趣的事物,找到熱愛的活動,著迷於其中,找到會上癮一般的方式學習,來玩樂又能學習吧!

做任何事情枯燥乏味、利用意志力去做,都很難長久並且達到最後的目標。

現在就開始:前進的道路

選擇學習的語言:最終請選擇你喜歡的語言
目標語言將定居在你的腦中,越喜愛的在學習過程中越能產生樂趣,越樂在其中,學習的效果越好。

學習資源:
文法書、會話書、常用字字典、主題字彙書、發音指南書、發音訓練軟體。

文法書
需要有大量的例句、練習題含解答、附光碟佳,請確認自己真的喜歡其內容、並且有足夠的挑戰性。
不要找包含所有複雜規則超詳細的文法書、
小心課堂用文法書內容可能包含太少的解釋。

會話書
帶來生活用句的對話書籍,可以最初時可以學習最簡單常見的單字。

常用字字典
已經整理好的最常用字的字典,務必要有例句。

發音指南
包含有聲教材與圖表展示出發音位置。

雙語字典與單語字典
可以使用紙本或線上字典

主題式字彙書
以主題編排的字彙書

家教與學習計劃
個人家教,加速學習腳步。
密集式沉浸學習計劃,使用無母語的環境,投入兩個月的學習時間。

收集學習玩具與探索有效率的方法。

第二章 上傳:終結遺忘的五大原則

原則一:讓記憶變得更難忘

關聯性即事情對於人腦來說的重要性等同於記憶深度。
記憶處理層次: 結構、聲音、概念、個人關聯性。

結構,對閱讀很重要,但對記憶不太有幫助。

聲音,徹底了解每個字母的發音,會對之後記憶單字更輕鬆,聲音仍屬於死記,記憶深度也不佳。

概念,有意義的概念,分成抽象概念與具體、多感官的概念,後者效果更佳,由於涉及的記憶層次更多。名詞在字彙中佔了大多數,然而當名詞與具體概念具有連結時,記憶效果好多了。
因此,若 以圖像取代翻譯字彙,記憶效果超級好,人腦遇到圖像會自動以概念思考,具有超凡的視覺記憶力。

個人關聯性,反問自己要記憶的內容跟自身有什麼連結性、影響。例如:我最後一次看到OO是什麼時候?OO對我有什麼影響?

藉由
學習目標語言的發音系統、結合聲音與圖像、結合圖像與自身過往經驗
記憶外語單字

以兩個階段來學習新字彙:

  1. 學習簡單、具體的單字作為基礎
  2. 運用基礎來學習抽象單字

原則二:盡情地偷懶學習

過度反覆的努力記憶,對長期記憶一點用處都沒有。
放棄那種枯燥乏味重複性死背吧。

原則三:別老是再讀一遍。試著回想!

反覆閱讀只有練習到閱讀,對使用記憶毫無幫助。
練習回想,回想才是長期記憶使用的方式。
回想的效益是閱讀的 5 倍。
請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回憶所學,是效率最高的方式!
記憶字卡:包含聲音、圖片、個人關聯性、回想的問題。

原則四:再等等!別告訴我答案!

人腦不善於記憶,但是善於從思考中自動擷取重要訊息
也不要使用無趣的回想方式, 需要點挑戰性與樂趣的回想
越有挑戰性的回想,成功後記憶的越深刻。

原則五:改寫過往記憶

每一次的回想與連結,都會改寫舊有的記憶,會是舊的記憶與新的經驗結合。越多次的改寫記憶越記憶深刻,這是長期記憶運作的方式。

在還沒有遺忘前的回想,效果非常良好。
但是如果忘記了, 即時回饋也有不錯的效果,意思是當回想不出時,需要馬上得到解答,這樣產生新的學習經驗並且由於即時回饋在腦中產生獎勵機制。

時機才是王道:終結遺忘

綜合起來,
一開始記憶時,具有多層的感官經驗。
不要太努力記憶。
盡可能多的回想。
具有挑戰性的回想,讓回想的內容在記憶邊緣時最好。
忘記的話就即時回饋。

長期記憶的建構與回想時間的間隔,
多次密集的訓練,造成太巨大的心理負擔。

使用間隔重複系統!字卡必須自行創造,才能有效的連結多層感官經驗。把造成挫敗感的字卡丟掉,挫敗感無助於記憶,只會產生心理壓力。

現在就開始:學習使用間隔重複系統 (SRS)

依據四個記憶階層去製作卡片,包含結構、聲音、 圖片、個人經驗。

並且同時可以依據記憶內容的難度可以製作超過一個以上的卡片,使用不同類型的方式表達,例如:理解版 (單純的圖片) 與功能版 (描述與形容)。

同個記憶不同版本的卡片,把同個記憶切成不同的理解片段,然後分別做成卡片,這樣在複習時可以利用更改舊記憶的方式,更有效果。單一字卡必須簡潔、易理解,要能輕鬆的快速學習。

尋找複習卡片的時間空隙,最好每天都有。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喜歡的節奏,包含每日的新卡片的數量與每日複習的持續時間。也許每日的新卡片數量很多、複習的時間很長也沒關係,只要覺得需要並且有樂趣即可。

也為製作卡片安排時間,原則差不多,可以依據樂趣瘋狂的製作,也可以是規律的一次20分鐘製作。

當錯過了複習時間,也沒有關係。只是再回來之後累積滿滿的待複習清單,需要先停止新卡片的加入,專注於複習待複習清單,直到差不多才再加入新卡片。

培養成習慣並且產生興趣後,會不自覺得想要玩樂於記憶字卡的活動中。

第三章 聲音遊戲

破碎字彙:當文字的讀音出錯時,就好像學習了兩個不同的字彙,一個來自於聽力世界、一個來自於文字世界。

最好的情況是可以在聽力中學習到文字字彙、也可以在閱讀中學會聽力字彙。只有建築在每個字彙能正確發音的時候。

分別藉由鍛鍊耳朵、嘴巴、眼睛,來減少破碎字彙的產生。

鍛鍊你的耳朵、重組你的大腦

從聽力先學好,培養聽力辨識力,首先熟悉每個字母的發音,然後藉由最小對立體測驗,學會分辨自身母語中無法區分的聲音,再來學習拼字與聲音之間的關係,同時要注意對話中的連音。目的是讓聽力系統與文字系統連結上。

最小對立體測驗:播放最小對立體的音檔,然後回答聽到的東西,並且需要立即反饋

良好的耳朵,帶來的好處 1. 對字母的熟悉感、2. 從聽力中能學會文法與新單字。

鍛鍊你的嘴巴、擄獲女孩芳心

道地的口音!一開始學習時就專注於培養正確的口音,養成過後的壞習慣將會花很長遠的時間才能修改。

注意發聲器官的肌肉運作,舌頭、嘴唇、聲帶…。

如果需要可以,學習國際音標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IPA),一個字母一個聲音,並且可以找到那個聲音的發音指南。非常有助於學習新語言的發音。尋找足夠簡單的教學,因為國際音標中太多專業術語了。只有在國際音標對自身感到有趣且有用的時候才學習,覺得過於困難且恐懼就跳過吧

反向鏈結發音,練習念一個新單字時,從尾端開始發音,由後往前慢慢增加字母。

鍛鍊你的眼睛、發現文字的模式

如果只練習口說而不配合文字,需要非常大量的曝光時間與資源,所費不貲。

目標在於連結文字與發音,包含拼字規則 (聽到聲音拼出文字)、文法 (聲音的變化與文法)、拼音規則 (看到文字能猜測出發音)…。

提高注意力在於特定文法的發音變化。或者從發音變化中注意到文法。重點在於必須注意到。

發音入門兩種方法,1. 學習一套拼音方法,例如國際音標。 2. 文字配合發音錄音帶。
起初時可以 1. 兩種並用,直到大腦內可以用目標語言發音後,可以
2. 只使用音標系統,直到發音非常道地了。
3. 已經熟悉文字的拼音系統,看到文字能發出正確且道地的聲音。

實際的學習方式
學習新單字時,從字母開始拆解,找到對應的國際音標,發音肌肉,舌頭位置、嘴唇位置、聲帶發音方式等等。然後可以回想或查詢,在不同的字彙上相同的發音,或拼法不同但發音相同。(回想、理解)
不熟悉的聲音就瘋狂練習吧,學習拼法、在嘴巴內的變化、與其他聲音之間的關聯、查看自己常用的字典怎麼標示、找些範例單字。

看似學習一個單字的發音時非常複雜,其實是非常有效率的方式。
目的在於快速的熟悉整個目標語言的聲音系統,同時配合這樣好多不同的分析角度產生多層次記憶的效果,在記憶效率上非常高。

學習效率的關鍵在於關聯性,能把新的知識與舊有的連結。
另一個重點在於使用的方法必須對自身覺得有用或者非常有樂趣的,如果不是就不要學因為沒用。

現在就開始:學習所學語言的聲音系統

免費資源

  1. 最小對立體測驗、國際音標發音指南、間隔重複系統
  2. Forve.com
    超讚的聲音字典,收錄多種語言,所有聲音檔皆來自於母語者。
    需時常利用
  3. Rhinospike
    免費的, 母語者音檔來源。可以提交想要母語者音檔的句子,會有人幫忙錄製。
    可以嘗試使用
  4. Fluent-Forever 發音教學
    用來學習國際音標的入門。
  5. 維基百科中其他語言版本的國際音標條目,例如法文、西班牙文
  6. wiktionary
    不同語言版本的維基辭典,大部分都附有國際音標。
    國際音標音檔
  7. 從 Youtube 中尋找母語者提供的發音獨門訣竅
  8. 歐盟提供的免費入門教學
  9. 繞口令

付費資源

  1. 配有光碟的文法書 / 含有光碟針對發音的書籍
    (跳過文法,先直接學習發音)
  2. 一本好字典
    有包含好用的音標系統並且含有說明
  3. 發音指南書
  4. ITALKI.COM
    線上尋找母語者的家教

第四章 單字遊戲與單字的交響樂

單字不是一個字而已,包含了文法和與其他字的配合。
說得流利是可以不加思索的使用並且單字會自動的互相搭配。
放棄翻譯!讓新的單字產生新的語言世界。

學習的入口:我們不常提到杏桃 ( APRICOTS )

從常用單字入門和可以視覺化的單字優先,
使用間隔重複系統記憶時,使用圖片記憶,不要有自身母語提示,不要翻譯。
從中鞏固發音、拼字系統,自然而然的學會字首字尾。
之後才是文法與抽象字彙。

和單字玩遊戲

**趣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乏味與厭倦是學習的大敵。
學習單字的同時要強化拼字與發音,意思是除了查詢意思之外,還要查詢發音並且配合母語者的發音檔練習,每一次的單字學習都再一次鞏固道地的聲音系統。

遊戲一 找出哪裡不一樣
目的:了解真正的意思
透過 google 圖片搜尋,找出單字在那個語言中真正常用的意思。
與此同時,會觸發更多感受。重點就在於讓感受與字彙結合!
挑起最生動的照片,也可以劃上一些提醒圖樣,加入字卡中。
每一次在複習字卡的時候,都會在喚醒一次 感受的話,記憶的效果就非常好了。

遊戲二 記憶遊戲
目的:透過 個人關聯增強字彙意思
花一小段時間搜尋腦中與新單字的記憶,並且可以寫出奇怪的雙語混合句,不用理會文法,把新字彙加入在句子中。
製作字卡時,在背面寫下這段記憶的提示,讓下一次看到能再次想起是怎麼樣的回憶。

大頭菜的性別

遊戲三 記憶術影像遊戲
目的:利用生動的想像 影像,記憶不規則的文法
不規則的文法例如名詞的性別。
賦予陽性一個動作、陰性一個動作、中性一個動作。
由此組合名詞與動作想像出最生動、最有感官刺激的影像畫面,
越誇張越生動越好。例如破壞、爆炸、性等等

人腦非常善於記憶影像。
並且當遺忘的時候是從頭在回想一次影像畫面、甚至創造新的影像畫面。重複重複的利用影像去記憶不規則的文法。

現在就開始:優先學習六百二十五個單字及樂曲 (字卡製作心得)

https://fluent-forever.com/chapter4/
https://fluent-forever.com/appendix5/

從第一個單字開始就利用新語言來思考,意思是學習時就將發音和拼法連結至有意義的單字。
一邊透過上面的遊戲,一邊製作記憶字卡。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過程,非常有樂趣。

各種連結:發音、拼法、單字意義、個人關聯和單字屬性。
使用新語言思考的根源就在於連結。

要學習的是單字真正的含意,而不是翻譯過後的意思。
並且要連結到個人的感受與經驗。字卡的複習時是要喚醒感受與經驗。

資源與方法:

  • 翻譯與正確的字彙,先學習最普遍使用的字彙。

  • 發音

  • 單字真正意義
    方法一
    基本版google圖片搜尋
    方法二
    基本版圖片搜尋配合標題說明翻譯成自己懂的語言。
    藉由比對標題說明,去學習更多單字,配合圖片與經驗,一開始以翻譯接觸單字,但是不要記住翻譯。記得查看一下 圖片標題

  • 翻譯的使用時機
    翻譯只用於查詢,不用在記憶。記憶翻譯內容只會與真實意義脫節。

  • 當對單字真實意思不明確的時候,就略過他。也許是從圖中看不出意思、搜尋不到適當的情境。也許是概念太複雜、或者有多重解釋。總之先跳過他,學習其他的單字吧。

  • 關於加入個人關聯時

試著用新單字而不是翻譯文字來反問自己,因為目的是要建立新單字與個人的連結,不要使用翻譯。用新單字的發音(口音)來建立連結。

範例問題
具體名詞:上一次見到?、第一次見到?何時何地。
抽象名詞:??如何影響我的生活。
形容詞:我是個??的人嗎、或者有認識??的人、??的物品
動詞:我喜歡??嗎、我身邊的人喜歡??嗎

個人關聯的卡片解答是一個簡短的謎題,可能是一個名子、地點。盡量不要使用翻譯的文字。要能在看到之後像猜謎一般想到原本想到的感受。

  • 單字屬性(gender)
    使用遊戲三,發揮想像力記憶不規則的文法。

關於字卡:
藉由遊戲產生多重感官的經驗與感受,
記憶卡片中 不要包含任何的翻譯
需要有圖片、發音、喚起多重感官回憶的提示。
探索遊戲時需要包含所有的連結項目:
各種連結:發音、拼法、單字意義、個人關聯和單字屬性。

第五章 句子遊戲

文法
分解句子成片段,並且加入記憶系統

語言輸入的力量:你的語言機器

學習文法最終的目標是在口說的時候能自然而然的說出文法正確的句子。

研究發現真正內化文法的順序是固定的,因此在能夠自然而然的運用其中一種文法之前,其他文法也不會因為研讀而學會。

利用可理解的輸入,讓大腦自行吸收文法。
所謂可理解的輸入是完全理解所讀與所聽的內容的意思。

因此在學習時候使用的文本難度,就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是無法了解內容的文本,聽與閱讀再多都是無意義的。

對於小孩來說,學母語時有意義的輸入就是父母直接的對他說話,並且透過動作、物體等等的方式讓他了解想表達的內容,所產生可理解的輸入。然而這種方式對於成年人來說,是較於昂貴的方式。

關於翻譯,翻譯可以概括的讓人了解一個句子主要想表達的意義,
然而有時候並不是完整的意思。

文法書的用途在於,提供了清楚且簡單的文法例句,雖然研讀文法是沒有意義的,但是透過文法書的例句,一小部份一小部份的看懂句子,就是很好的可理解性輸入。

使用文法書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樂趣,如果練習題與研讀那些內容,是無趣的就跳過吧。只要試著看過每個文法中的一兩個例句,並且是理解內容的即可。有樂趣且能理解的內容才是有意義的輸入。

挑出有趣的例句做成記憶字卡即可,快速的概略看過文法書就好,重點在樂趣。快速的略過只攝取有樂趣的內容,這樣會產生狂熱,使得學習變得非常熱衷與投入如遊戲般。

精簡再精簡:將巍峨高山夷作小土丘

文法的三個基本運算:

  • 增加新單字?
  • 改變單字型態?
  • 變換順序

從句子下手去學習文法,學習每個句子時都可以問自己三個問題:

  • 句子中有新單字嗎 (名詞、動詞、形容詞、虛詞…)
  • 有新的單字型態嗎
    (可能一開始看不出來,可以只當作新單字處理)
  • 單字的排列順序是否與想的不同? (意外感)

同一個句子針對三個問題製作出數個記憶卡片,每張卡片只針對一個問題。解答是相同的句子。

正面分別為
新單字 - 句子填空、新單字位置空白。
單字型態 - 新單字位置空白的同時,包含提示。
順序 - 抽掉單字,至於句子之外作為提示。
依舊需要加上能帶來多重感官的圖片。

因此選用的例句,需要是具有故事情節或者感官性的。

如果遇到單字或句子難以製作成具有意義的記憶卡片,那麼就跳過吧。

文法書是學習時例句的好來源。
每個文法規則只需要挑出一二句最喜歡的例句,以此方式製作成記憶卡片即可。

故事時間:把模式變得難忘

如果文法規則並沒有例句時,就自行創造擁有多重感官故事的句子吧。就算自行創造的句子中有文法錯誤,也沒有關係,越學越多之後會可以自行改正。

當然最好的情況是自行創造的句子,都交給母語者改正過了,如果使用這種方式,就請放心的創造句子,犯得錯誤越多學習效果越好。(錯誤的修正是深刻的記憶,尤其是這樣修正過後的句子會被加入到記憶卡片中,被反覆的記憶)

從不規則變化中,尋找規律,這樣可以就不用重複的製作記憶卡片了。需要記住的是變化模式,而不是特定單字的不規則變化而已。

關於阿諾史瓦辛格和爆炸的狗:文法的記憶術

人物、動作、對象 ( person-action-object, PAO ) 記憶法。
故事三個要素,人物、動作、作用對象。
在記憶文法、形容詞、動詞時,可以試這用這種方式製作故事。
相同的文法類型,則固定其中一個要素。例如某種不規則變化則對應一個物品或者人物。

記憶卡片設計:
正面
PAO 故事的提示與圖片。
使用時是去回想起故事內容,然後思考對應到的文法類型。

反面
想要記住的文法類型與例子。

發揮創意去創造。

輸出的力量:為你量身打造的語言教室

寫作。
自我導向的書寫,不需要像是學校作文的方式。
而是主題是寫下一些內容。可以設想一個情境或者主題。
例如:想知道該國歷史,想要點餐等等。就寫下相關的詞彙與句子。

利用這種方式,會很明確的找出語言漏洞,自己遺漏並且所需要的內容。並且練習大腦內化過的模式,真正的練習使用目標語言。

然而,寫作練習中最重要的是校正資源,需要母語者的幫忙。
可以使用網站例如 Lang-8 或 italki.com 或者找到語言交換的夥伴。

寫作時的目標是盡量的犯錯,不需要刻意思考文法去寫作,自然而然並且快速的寫作即可,犯錯越多越好。
並且交由母語者幫忙修正,修正過後的內容是最好的學習教材。(自己創造所以印象深刻,與自身相關的經驗所得)
把被修正的內容製作成記憶卡片。

正面是如同文法句子的記憶方式
反面是自己犯錯的句子與修正過後的句子

一開始可以利用文法書找靈感。

現在就開始:學習你的第一個句子

首先利用文法書,一次學習一章,瀏覽過後從中挑選出一到兩句最喜歡的,依據句子分解的方式製作成記憶卡片。遺漏一些內容或特例也沒有關係,重點是學習基本知識,用來了解更多句子。重點在於理解而不是鉅細靡遺的記憶。

句子分割
新單字,

  1. 找出所有新單字,挑出可以連結圖片的單字,利用記憶階層去設計記憶卡片。
  2. 文法所需的新字彙,則閱讀文法書後在製作成記憶卡片。
    很難製作成有意義的記憶卡的單字就略過吧。

新單字型態,
察覺到特殊單字型態的文法時,設計成單字型態的卡片,即包含文法提示。

單字順序

挑選圖片時,相同句子可以都使用同一張圖片或者依據卡片學習的目標在挑選新圖片來強調提示。

從句子中學習,提問自己關於句子是否真的了解再來解析。
從寫作與修正中學習。

第六章 語言遊戲

真實世界的單字
真實文本的閱讀、聽力

設定目標:你的特製字彙

單字的學習道路
625常用 + 文法句子
1000常用
2000 常用
之後使用主題式、需求導向去學習特製字彙。
例如:政治、食物、旅遊、學術等等

探索單字

  1. google圖片搜尋

    搜尋單字的同時閱讀圖片標題,
    圖片標題就是最好的例句來源。
    記憶卡片的目的在於喚醒這些有趣的情境。

  2. 自我導向的書寫

    隨時可以寫下自己創造的例句與定義。
    重點在於給母語者修正,然後學習。

    以上兩種方法都是非常個人化的經驗。

  3. 單語字典

    當變成中階或者高階程度之後,單語字典是字彙輸入的理想來源。
    因為他提供了定義與例句,只需要在找圖片就好。
    單語字典有利於學習同義字,並且了解其細微的差異。
    增加單字的深度。

閱讀的樂趣和收穫

藉由大量與快速的閱讀,選擇最吸引自己的內容。
不用查單字,而是透過上下文,慢慢的學習到單字的意思。
專注於故事劇情,會從中訓練出跳過不重要單字的能力。

第一本書籍最好是已經熟悉故事內容的,也許是已經看過電影或者讀過翻譯版。

有聲書是最棒的口語表達學習教材,開始學習與熟悉母語者口說的節奏。

電視迷的聽力課

想聽懂真實世界的聽力,只能從聆聽真實世界的對話。
速度、區域腔調、方言。

音樂不是訓練聽力的好來源。

選擇電影和電視,但是避免字幕。配合視覺可以看到說話者的臉部表情、肢體語言、說話動作。會產生有理解性的輸入。慎選難度,甚至可以事先從維基百科閱讀大綱。
配合字幕的影片並且同時可以暫停就等同於有聲書一般。(VoiceTube)

觀看影片的重點在於了解角色關係與劇情大綱。提前閱讀劇情摘要 (目標語言) 是好方法。
所以電視影集是比電影更容易的材料。由於電視影集只要了解第一集之後在於角色關係與劇情大綱就不會差異太多。就可以輕鬆了解與學習。
外語配音版的電影和電視影集也是不錯的材料。

重點在於樂趣學習並重,缺一都不可。

不要選擇喜劇,尤其是那種雙關語的喜劇。
重點在於可以理解內容,乾瞪眼的從頭看到尾是沒有意義的。

之後可以換到 Podcast 或者電台廣播,只要能理解內容都可以使用。

學習聽力的路程是循序漸進的,必須慎選每個階段的難度。

口說和「有口難言」的遊戲

口說流利,並不是會使用每一個單字和文法。而是能流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遇到障礙時不會中斷。遇到不知道的字彙能換句話說的能力。
要練習這樣的能力唯一的方式就是"禁止說母語",持續的練習遇到障礙時候換句話說的能力。

練習口說

在家:
透過網路
Verbling
Live Mocha
italki
Busuu.com
MyLanguageExchange.com
Exchanges.org

透過線上家教的話,可以討論自己不熟悉的單字,與母語者討論其定義與差別。

記下所有學到的知識,包含俚語。

國外:
禁止說母語!只說目標語言。
尋找能跟當地人接觸的活動,例如參訪、課程、體驗營。

沉浸教學:
很多初學者一起使用目標語言學習、生活、討論。
壞處是會學習到壞習慣,包含壞的發音。
可以藉由與母語老師相處和外語影片來降低影響。

現在就開始:探索你的語言 (提供學習路徑的建議)

學習應該憑自己的喜好、用任何喜歡的方式與順序來使用工具與學習。

本書的建議步驟:
聲音遊戲、單字遊戲、句子遊戲

  1. 學習文法書前半段內容、感興趣的內容做成記憶卡片。
  2. 學習一千個常用單字,不懂的單字試著寫出定義與例句。直到能使用單語字典。
  3. 重新瀏覽過一次文法書,學習遺漏的部份。
  4. 使用有聲書閱讀第一本外語書。
  5. 觀賞完整一季的外語配音電視劇、事先可以查先閱讀每集的外語摘要。
  6. 大量的練習口說

不要中斷使用記憶字卡,包含複習與新增卡片。

資源:
常用字表與字典、書籍、電影和電視劇、口說機會。

維持語言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觀賞電視劇。

第七章 結語:學習語言的收穫和樂趣

學習工具箱 (卡片製作細節與使用方式)

每個章節的卡片製作教學與範例。
包含發音 (第三章)、基本字彙 (第四章)、文法 (第五章)、進階單字 (第六章)。

卡片製作與複習時的方式。

學習集錦 指引你如何運用記憶字卡學習語言

學習一項主題時,盡可能的了解更多資訊。

  • 大量內容簡單的卡片比少量複雜的卡片更有效。
  • 每次都只要求一個正確的解答

一次只要專注在一件事情上。(注意力)
需要是 保持樂趣速度效果

每一張卡片只包含一個概念。同一個單字越困難記憶,就需要關於這個單字更多面向的記憶字卡。利用更多關聯性去幫助記憶。

使用記憶字卡的藝術

探索一種語言的過程,學習一種語言最重要的核心。每次探索出新的發音、新的生字、或是新的文法結構。

關鍵重點:在複習字卡時必須答得出來的內容。

  1. 照片
  2. 發音

增加關聯的紅利點:回想越多越好記憶。

  1. 個人關聯
  2. 類似發音的單字
  3. 相關字

集錦一 發音訓練教材自己動手做

發音相關
2 種卡片類型

集錦二 第一批單字

基本字彙
3 種卡片類型

4 個特殊場景時的卡片
{多重定義、同義詞、範疇單字、容易混淆的圖像}

把個人影像記憶術製作成提示卡片

集錦三 使用並學習你的第一個句子

文法
新單字 4 種卡片類型
詞型 4 種卡片類型
單字順序 1 種卡片類型

集錦四 最後一組字彙卡

單語字典中的進階字彙
4 種卡片類型

術語與工具的辭彙表

附錄

附錄一 特定語言資源

附錄二 語言困難度評估

附錄三 間隔重複系統資源

附錄四 解碼國際音標

附錄五 你的前六百二十五個單字

查詢意思時,有困難的就跳過。
從字典與會話書中學習有趣的單字。
不要理會同義詞與詞形變化。

一張卡片中的圖片可以超過一張,甚至加上文字說明,使用目標語言。

附錄六 如何搭配你的語言學習課程來使用本書

學習永遠都是個人的事情,只有自己可以學會東西。
其他都只是資源。善用時間!!

如果不是特別喜愛的老師或課程,則沒有理由留在教室。


Note

學習順序

  1. 聽與發音 (聲音)
  2. 學常用字彙 (簡易字彙)
  3. 從句子中學文法 (文法)
  4. 通過單語字典與其他資源學習進階字彙 (進階字彙)

從句子中學習,提問自己關於句子是否真的了解再來解析。
從寫作與修正中學習。

狂熱的遊戲

在學習時快速的攝取,有辦法理解且有樂趣的內容,略過沒有樂趣的部份。
直到全部讀過一次,會產生回饋並且感到狂熱與喜愛。
這是再次投入並且深入其中最好的催化劑。
快速且有樂趣是重點才可以自然而然的投入大量時間與專注力而不知疲憊如同遊戲般。

快速的閱讀兩次

心法類似於狂熱遊戲

快速的閱讀兩次是好方式,不求第一次閱讀時就紀錄,在覺得讀到一個段落後,在回頭看一次能更快速的挑出重點,與此同時壓力也較小。
可能原因是在第一次閱讀時大腦並沒有內化出結構,在第一次閱讀後大腦吸收了一個粗淺的架構,趁架構還保留在近期記憶時,再次去閱讀能夠快速的整理出想要摘要的內容。
但是如果是讀完一整本書,才想要重頭在看一次來紀錄,這種架構記憶可能已經離開近期記憶了,則無效。

遊戲性

自行選擇的玩法道路
工具、方式、順序都要 憑自己的喜好
但是可以提供建議和選項。
最重要的是學習感興趣的內容就好,才能又快又有樂趣。

要達到某些目標與目的需要的是找到有樂趣的方法,順應自己的方式。

反問、即時反饋與跳過的威力

有意識的反問提供注意力。
利用問題做成檢查清單。

即時反饋。

略過達到快速與樂趣,通過重複來掌握遺漏的。
只取用(學習) 有興趣、有樂趣的。

大腦與學習、記憶的四階層

記憶處理層次: 結構、聲音、概念、個人關聯性。

探索

動詞, 學習, 主動使用注意力

反思本書的學習經驗、概念與細節的切割法

什麼該紀錄下來呢? 學習過程如何? 哪些是事情可以加入系統中?
概念與細節分割為何? 該如何紀錄下來?

任何工具與學習方法都是因人而異

選擇喜歡並且有效果的。 丟棄不喜歡的! 不喜歡即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