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olbox 數學史 (6)

Purpose: 從數學史中找出學習路徑與數學學科原始目的

NEXT:

Note

知識框架

  • 數學領域出現的順序
  • 有名數學家的年代

各領域出現的時間

數與形 舊石器時代
測量與算數
代數與幾何
代數 二次方程式 西元前1950年
整數論 西元前900年
二次曲線 西元前200年
三角學 西元100年
三角學 西元1464年
三次方程通解 ( 複數根的出現 ) 15世紀
對數 16世紀末 17世紀初
指數 17世紀末 ( 對數出現早於指數 )
自然對數出現
多項式的積分 17世紀中葉
解析幾何
機率論 17世紀中葉
球面幾何
積分與微分互反運算 17世紀末18世紀初
無窮級數 18世紀初
圓錐曲線
極座標
常態機率分佈 西元1733
矩陣消去法 西元1748
Zeta 函數 西元1748
整數分割 西元1748
二次互反律 西元1748
pi 無理數證明 西元1761
現代數論 19世紀初
級數的收歛性 19世紀初
微分幾何 西元1809
非歐幾何 西元1816
傅立葉級數 西元1824
群論 西元1830
四元數 西元1843
拓樸學 西元1850
理想數 西元1846
集合論 西元1869
代數幾何
仿射空間, 度量空間
張量論 西元1884
e, pi, 超越數證明 西元1873, 1882
李群 西元1890
Hilbert 23個問題 西元1900
局部性>>全域 20世紀
拓樸學
維度增加 20世紀
流形
變分學
泛函分析
交換性>>非交換性 20世紀
代數
矩陣
線性>>非線性 20世紀
同調論 20世紀
同調代數 20世紀
表現論 20世紀
調和分析 20世紀
有限群 20世紀
量子場論、弦論 物理領域進入數學 20世紀末
無窮維度, 數學的統一理論

各領域的原始目的

乘法作為記號, 計算仍用累加。
天文學的計算
理論觀點與計算、實用觀點的交互出現
代數觀點 - 時間
幾何觀點 - 空間

數學家的生卒年順序

歐幾里得 西元前306-283年
阿基米得 西元前287-212年
丟番圖 西元250年
費波那西 西元1202年
笛卡兒 西元1596-1650年
惠更斯 Huygens 西元1629-1662年
帕思卡 Pascal 西元1623-1662年
L’ Hospital 18世紀初
牛頓 西元1642-1727
Leibniz 西元1646-1716
Beruoulli Jakob 西元1654-1705
Bernoulli Johann 西元1667-1748
Euler 西元1707-1783
Lagrange 西元1736-1813
Laplace 西元1749-1827
Gauss 西元1777-1855
Legendre 西元1752-1833
Monge 西元1746-1818
Galois 西元1811-1832
Poisson
Fourier
Cauchy
Abel 西元1820
Steiner 西元1796-1863
Hamilton 西元1805-1865
Riemann 西元1826-1866
Cayley 西元1821-1895
Weierstrass 西元1815-1897
Lie 西元1842-1899
Cantor 西元1845-1918
Klein 西元1849-1925
Hilbert 西元1862-1943
Godel 西元1906-1978
Turing 西元1912-1954
Poincare 西元1854-1912

學習路程

學習主軸 1. A Concis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數學史中譯本

Dirkj. Struik, “A Concis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進度紀錄

Table of Contents Read
count 9
序言 done
第一章 數學的開端 done
第二章 古東方 done 3
第三章 希臘 done
第四章 希臘社會衰退後的東方 done
第五章 西歐數學的開端 done 6
第六章 十七世紀的數學 done
第七章 十八世紀的數學 done 8
第八章 十九世紀的數學 done 9

20世紀數學史資料

維基百科 數學史
o

二十世紀的數學
o